4月18日,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供水泵站,机器声轰鸣,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,被输送至周边进行二次利用。
目前,银川市有4家污水处理厂设置了中水供水泵站,日供水能力约12万吨,主要用于园林绿化灌溉、工业用水、景观水道、道路保洁、厕所冲洗以及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。
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供水泵站的前身是第一中水厂,是全区第一座中水厂,2004年6月投入运行,设计日处理能力2.2万吨,铺设供水管线26公里。“目前,中水主要用于兴庆区东北部道路两侧绿化。”第一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马波介绍道。
2017年5月,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,采用半封闭式“扩建SBR+高效沉淀池+纤维转盘滤池”工艺,2018年7月通过环保验收,出水达到国家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一级A类出水标准。
“以前污水厂出水是二级排放标准,出水经过中水厂再处理后,闻起来还是有异味。现在全市污水处理厂出水都达到了一级A类标准。”银川市城市用水管理处副主任李琦说。
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出水口,水声哗哗,空气中轻微的消毒水味,提醒着这些水的不寻常“身份”。处理过的污水,看起来清澈剔透,争抢着涌向外面的世界。“我们试过,把这个水装瓶后跟矿泉水放在一起,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。”马波自豪地说,“这个水质已经能满足城市杂用水要求,我们厂区绿化、工业用水、道路清扫、厕所冲洗全都用这个水。”
由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《银川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网工程专项规划》提到,银川市水资源十分匮乏,水资源来源于黄河过境水和地下水,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960立方米,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,严重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标准。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,除了开辟新的水源地外,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,进一步开发利用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是比较现实的。这样,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地下水资源,还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紧张的矛盾,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。(记者 智慧)